广告

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全新瑞虎ePK元EV535看谁能更好守护你的安全

时间:2023-10-09 03:21  来源:燕赵汽车网  阅读量:6257 

每当进入冬季,安全驾驶的话题总会兴起。现阶段,人们在选车、买车时会越来越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在热门细分市场的10万级纯电动SUV车型中,奇瑞新能源旗下的新瑞虎E和比亚迪旗下的元EV535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在安全性能上谁更突出呢?新瑞虎E乍一看,在车身框架、三电系统、主被动安全配置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超越同级的产品实力,尤其是三电终身保修的贴心服务,更是比同级车型更加给力。作为比亚迪的元老,袁EV535不可小觑,但谁更胜一筹呢?下面就以全新瑞虎E虎啸版和元EV535智联为例来一场安全性能比拼。

全新瑞虎E是奇瑞新能源基于奇瑞T1X平台和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打造的首款纯电动SUV。这种平台架构的独特安全性,赋予了全新瑞虎E一体式笼式高强度车身。从结构上看,新瑞虎E采用了一体式笼体+6R纵梁结构;材料方面,全新瑞虎E采用了来自德国本特勒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车身材料。结构与材料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车身骨架前后溃缩区在发生碰撞时吸收足够的碰撞能量,中间乘员保护区为驾乘人员保护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即使车辆发生侧翻,一体化笼体+6R纵梁结构+德国本特勒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构成的车身骨架也能很好地保证车内空间的完整性,为行车安全提供可靠的基础,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底线。

相比之下,元EV535采用3H高强度车身,在危险情况下可以保证乘客舱的整体性,但整体刚性远不及新瑞虎E的一体式笼式结构。综合来看,新瑞虎E在车身框架的安全性能上完胜EV535。

三电终身保修全新瑞虎E-Force EV535

说到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很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三电系统,而电池组的安全性在整个三电系统中排在第一位。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奇瑞新能源将部分电池组的检测标准提高到了国标以上。在R&D和测试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全新瑞虎E搭载的电池组顺利通过了针刺、挤压、短路、高空坠落、浸水、燃烧等一系列严苛的测试同时在防尘防水方面达到了IP67防护等级,有效保证了电池组的安全和质量。除了电池组,全新瑞虎E还搭载了高安全性智能电驱动系统,该系统由奇瑞新能源遵循V型开发流程自主研发;电控方面,新车搭载了新一代BMS电池管理系统。综合来看,全新瑞虎E在整个三电领域赋予了越级安全性能,将危险系数降至最低,确保用户享受安全驾驶体验。

再来看19世纪初推出的元EV535。它基于比亚迪BNA平台+e平台的理念,其三电系统还是当年的技术。它在续航、操控等方面的表现可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它的三大电动系统安全性能中规中矩,并不出众。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新能源还引领行业推出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三电终身保修暖心政策,全新瑞虎E的首批非营运车主均可享受,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的用车后顾之忧,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相比之下,元EV535非营运车辆可享受“核心零部件质保期8年或15万公里,动力电池电芯终身质保”,惠民程度远不及新瑞虎e。

丰富的安全配置,全新瑞虎E优于meta EV535。

安全配置方面,我们以全新瑞虎E虎啸版和元EV535智联领先车型为例进行对比。从表格中列出的详细信息来看,两车在安全配置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安全气囊、TPMS直接智能胎压监测系统、ABS防抱死制动、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常见的安全配置。

但具体来说,新瑞虎E的安全配置更全面,其中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和HDC陡坡缓降还是比较实用的。比如在等红绿灯、上坡半山腰起步、长时间堵车等交通状况下,Auto-HOLD自动泊车系统可以减少驾驶员频繁、多余的操作。特别是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走走停停会安全很多,减少了事故隐患。此外,HDC陡坡缓降系统可以保证车辆在下坡时实现自动制动,尤其是在陡坡下坡路段行驶时。这个功能还是挺实用的。综合来看,新瑞虎E和元EV535在安全配置方面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一定的实力,但新瑞虎E略胜一筹。

写在最后

汽车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和路人的生命安全。面对这样的问题,在选购汽车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仔细比较。得益于奇瑞新能源以客为本的服务理念和T1X平台先进的技术优势,全新瑞虎E在安全基因上超越了同行,基于品牌技术和产品品质自信的三电终身保修服务,为用户带来了全方位的安全关怀,满足了消费者对车辆安全和品质的更高要求。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内容

环球金融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环球金融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金融网 en.nsfinance.cn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