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产业经济 > 正文

湖北构建高能级科研平台,打造生猪产业链科技“强引擎”

时间:2025-06-24 10:12  来源:咸宁日报  阅读量:5277  会员投稿

近年来,湖北省立足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系统布局科研平台体系,锚定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智能养殖、屠宰加工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与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全省乃至全国生猪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科研体系完善,平台能级稳步提升

湖北省生猪产业科研平台体系不断优化,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主体,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支撑的多层次创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8家畜禽产业研发机构,拥有4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级畜禽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智能化养殖技术研发平台等,科研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聚焦关键环节,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围绕生猪产业链的“卡脖子”问题,湖北科研平台聚焦以下重点方向开展协同攻关:

• 种源自主可控:依托高校和育种企业,突破核心种猪繁育技术,提升遗传改良效率,支撑“湖北种猪”品牌建设。

• 绿色环保养殖:研发猪场粪污资源化处理、养殖废弃物减排等技术,助推环保型、循环型猪场建设。

• 疫病防控技术:加强对非洲猪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与疫苗研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 屠宰与肉品质量控制:推动猪肉产品标准化、品质追溯和屠宰自动化技术集成,增强产品附加值。

• 智能装备与信息化:发展物联网监控、智能饲喂系统,实现养殖管理精细化、数字化。

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链条强筋健骨

湖北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通过“科研平台+企业+基地”的协作模式,将科研成果快速导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屠宰和精深加工环节。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如牧原集团、正大、温氏、京基智农等,积极参与联合攻关,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与育种场,推动科技力量“下沉”到产业链前沿。

同时,湖北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广种猪测定、养殖数据建模、生物安全隔离等先进技术,为全省13家万头猪企、295家定点屠宰厂、若干冷链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打造全国领先的猪业科技高地

站在新起点,湖北将继续发挥科研平台的创新引擎作用,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重点实验室和示范平台集聚,加快构建以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现代生猪产业科技体系。

通过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湖北正加速实现从“资源驱动”向“科技驱动”的战略转变,在全国生猪产业科技高地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内容

统一老坛酸菜供应商工厂参观第11年 快手团深度揭秘
统一老坛酸菜供应商工厂参观第11年 快手团深度揭秘品质奥秘
时光荏苒,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自2013年开放供应商工厂参观以来,已走过了十一个春秋。这十一

环球金融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环球金融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金融网 en.nsfinance.cn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