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产业经济 > 正文

第六届进博会值得关注的事件

时间:2023-11-08 15:09  来源:网络  阅读量:7047  会员投稿

进博会就像一座桥、一扇窗——全球共赴东方之约

(网评文章)

第六届进博会值得关注的事件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从未停止对外开放的步伐,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时至今日,进博会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持续与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激发全球贸易活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那么在今年的进博会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呢?

首先是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盛况空前

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进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自2019年疫情影响下首次线下办展,是重要的“回归”首秀。跨国企业参会热情空前,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高达289家,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回复疫情前水平。在前五届进博会上共有10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与,但今年的进博会全球十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均参展,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在国家综合发展的72个参展方中有6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

今年铁路部门会同多个企业、部门计划组织开行3列“中欧班列-进博号”,其货值超过3.5亿人民币。10月11日、10月29日首列和第二列“中欧班列-进博号”分别抵达上海,全程运行里程达1万多公里,运行时间为20天,承运货物主要为第六届进博会的化妆品、机械设备等,共装载70标箱,货值超过1600万欧元。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进博号”始发站点包括德国杜伊斯堡和汉堡、波兰马拉舍维奇,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展品参展进博会的重要运输方式。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中欧班列,“中欧班列-进博号”的运营就像开行在亚欧大陆间的贸易桥梁,传递着中国多外开发的声音,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强化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金额开放枢纽门户的重要地位,也不断吸引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洲出口共同参与到全球共建的行动中。

Glocal:In China for China

在今年进博会上,一个独属外资企业在华彰显实力的舞台上,某Tier工作人员无奈表示“快被卷死了,(我们)同一套技术从年初展到年尾,本土企业可能都推出第二代产品了”。在盒马举办的进博周圆桌会议上,来自英国,巴西,瑞士等国的品牌商讨论如何用全球供应链合力打造“爆款”商品,既能互惠共赢,也能“取悦”中国消费者。从这些当中不难看出国际各方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也突出了各国展商之间激烈的竞争,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和支持有了“Glocal”的举措,“glocal+local”将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机结合,打造“In China for China”的“爆款”商品。

有科技与温度的进博会

本届进博会不止展品充满科技创新,和更注重人文关注外,进博会“本身”也因更多科技举措而更有温度。场外,“随申办”App的“进博随申”板块集成了进博交通3D可视化场景、出行指南服务、实时信息服务三大内容,向参会者实时展现进博会管控区及周边公共交通、停车场等相关信息;场内,针对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展馆中心结构相似、不易辨认等问题,上海警方布设了1000余处“国展随码行”,扫码即可获取当前定位,输入要去的展位就能一键生成路径规划和导航,还有进博会上中国太保免费提供的“进博无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举措,让今年的进博会充满“温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对民众的用心,让世界感受中国特色化的社会发展形态。

日本展台的寂寞

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于中国政府全面禁止日本产水产品的进口,原本作为亮点之一的鱼贝类消失了。前期因金枪鱼解体秀而备备受瞩目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展台,今年增加了日本酒和烧酒的展示,也有了很多人进行试饮。没有了日本的水产品区域,挪威、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趁机扩大中国的销路。一位销售人员说:“虽然对不起日本,但这是我们向中国推销的机会”。我们在今天更加关注关系我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中国为了保障民众的健康安全,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自今年8月底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这是中国政府坚守维护人们利益的底线,确保每个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都是放心,安全的食品,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这场一年一度的经贸盛会不仅是众多高新技术发布和展示的平台,更是科技实践和演练的场所。随着进博会“朋友圈”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技术“同台共技”,向世界展示最新发展成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载体作用。同时,在各种信息化技术的赋能之下,进博会也更显现出智慧和温度,展示出了随时代发展、依时代而变的一面。

郭月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内容

环球金融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环球金融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金融网 en.nsfinance.cn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