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5: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7453 会员投稿
“小时候第一次去北海公园、南锣鼓巷、国子监的时候就觉得很奇妙,一下子被这些古建筑吸引。后来在留学期间,我也很喜欢到处去看各种建筑,总觉得这些老建筑背后有说不完的故事。”张鸣谦(Morris)今年18岁,目前在美国麻萨诸塞州一所私立高中读11年级,相比与国内的三年备战高考,美国的私立学校让张鸣谦有更多机会了解探索这个国家的融合文化,也开拓了张鸣谦的全球视野。在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发为中国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灿烂而感到自豪,也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尤其是在建筑方面。
张鸣谦作品:《纽约百态》
从小司空见惯的很多习俗和文化,也成了张鸣谦在美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美国五年学习使张鸣谦更深入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性。他强烈地意识到,如果自己想在未来有所作为,就更应该注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建筑与艺术,将它们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张鸣谦对建筑的兴趣来源于北京,从小生长于这座古都里,耳濡目染中萌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张鸣谦在皇城根小学读完后,又进入北京四中读初一,在四中古典优雅的校园内,张鸣谦对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身为2008年北京奥运申办大背景下成长的的孩子,张鸣谦从小见证了北京的城市变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北京迈向世界化大都市的进化。从小在同龄人中,张鸣谦显得很特别,别的孩子还在嬉戏玩闹的年纪,张鸣谦却却喜欢去走街串巷去看各种建筑,甚至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在张鸣谦看来,他每天上学的路仿佛是一条回溯时间的时光隧道——一路上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和商场渐渐褪去,浮现出古老的中式平房与胡同,故宫城墙伴随着些许叫卖声和远处隐隐的一曲二胡成为了这座城市曾经的写照,那一片片古朴布满尘埃的瓦片上书写着多少京城的历史。“可这些故事中有一天会被玻璃和钢筋水泥所全部取代吧?”张鸣谦脑海里萌生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想法。
张鸣谦作品:《波士顿华人与非裔社区露天影院》
高中一次艺术课的作业让张鸣谦接触到了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唯一的中国获奖者、建筑大家王澍的建筑艺术,他那结合了过去和现代的独特建筑风格打动了张鸣谦。王澍用堆砌成山的旧瓦片塑造了现代建筑的形体,他用棱角分明的建筑语言和古朴的建筑材料渐渐淡化着过去与将来的界限,他的设计让张鸣谦对自己上学路上所看到的建筑有了新的思考,“也许那些过去的建筑终将经受不住时间的打磨而消逝,但假若有人还记得它们,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的部分带到未来,那么这些建筑将不会消失。”对于张鸣谦来说,建筑便是用来回忆过去的方式,他想用自己创意打破旧去新来的循环。
张鸣谦作品:《太平洋铁路纪念馆》
张鸣谦经常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古建筑的优美与独特,他希望更多外国友人看到中国古建筑背后蕴含着的中国文化中的美学与智慧。“有一次向外国同学介绍我们中国建筑独有的榫卯结构时,我的朋友就问我,真的是一个钉子都没有吗?他们很震撼,也非常好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在这样的时候,张鸣谦倍感骄傲与自豪。
这个暑假张鸣谦奔波于在想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实习工作中,再次感受到了那回溯时间的“隧道”。和真正了解古建筑的老师们学习使张鸣谦更加喜爱建筑这门学科,也让他了解到了他们的抱负,他们也有着和张鸣谦一样的梦想——“不要让我们的文化消失于钢铁丛林之中”。在和中国顶级博物院老师们的交流中,张鸣谦了解了中国古建筑的工艺、设计理念和一些有趣的传统。在学习中,张鸣谦惊叹于古时建筑的精确,那一步步严谨的工序赋予建筑威严,那由匠人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赋予建筑生命。如今他们的手艺虽被工业取代,但他们所留存下来的建筑,那红墙黄瓦,会随着人们的记忆渗透进未来的建筑里。
张鸣谦(左二)和北京的小伙伴们在一起。
接下来,张鸣谦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大学申请。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业发展,比起同龄人的懵懂,张鸣谦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决定找到一所心仪的大学继续学习建筑。张鸣谦对各种建模工具的运用非常感兴趣,在实习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这些工具的实用性,接下来,他还想进一步接触AI设计以及它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从感兴趣到真正做出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张鸣谦心中有家有国,有远大理想,也有脚踏实地,他希望自己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将来在中国现代建筑中融入更多的本土化创作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复制粘贴,打造出既扎根历史又反映时代,符合全世界共同审美的建筑,用自己的长期努力为中国建筑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贡献力量,用自己海外留学的广阔视野让中国的建筑艺术焕发新的光彩,把中国的建筑艺术之美传播到全世界。
环球金融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金融网 en.nsfinance.cn 版权所有